祁东县图书馆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省内资讯
非遗盛宴:湘西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0月17日,山东济南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事,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隆重开幕。在“美在生态更生动”展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湘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非遗研培院校的代表,参与了“赶个新国潮”青年非遗创意市集的展示。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袁悦平、文旅部非遗司规划处处长杨晓辉等领导亲临武陵山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展厅,进行了参观指导。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梁德颂现场向观众展示了苗画的魅力。展区中,湘西的自然风光与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相结合,再现了山间种茶、水中漂洗、草制染料、竹木编织的生态画卷。传承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创作出既实用又具现代审美的“生活艺术品”,体现了“守艺守心,创意创新”的理念。古丈毛尖的茶香、苗画的斑斓色彩、蓝印花布的精致、苗族挑花的细腻针法、湘西竹编的独特造型,各具特色,吸引了众多目光。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滕静蓉向观众介绍了苗族挑花的技巧。74岁的张远忠,作为古丈毛尖茶制作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一边展示制茶工艺,一边热情地为观众讲解。湘西职院参展的苗绣、土家织锦等作品,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喜爱。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示了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文化特色,也体现了对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系统性保护。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徐克双也在现场为观众介绍了湘西竹编的工艺。精巧的湘西竹编作品受到了观众的广泛青睐。

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该保护区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核心,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南方山地农耕文化。

博览会上的苗族盛装讲解员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张远忠与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秀艳共同向观众展示了古丈毛尖茶艺。在文化和旅游部、湖南省政府的支持下,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不断完善保护机制,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湘西职院民族艺术学院党支部书记祁雯向观众介绍了蜡染等非遗文创作品。借助此次博览会,神秘湘西正以行动诠释美的力量,为非遗传承和文化生态建设注入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上一条:茶韵沙湾,共话湘西茶未来下一条:湘西联通全力护航2024年州运会通信保障
湘ICP备20000269号-1 地址:祁东县洪桥镇沿江东路111号  传真 版权所有 不得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