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图书馆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省内资讯
娄底市创新煤矿涌水治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新突破

2020年,娄底市针对沙坪煤矿、六亩塘胜利煤矿等地的矿涌水问题,建设了8个标准化污水处理厂,并对其他矿区采取了封堵和简易应急处置等措施,有效缓解了矿涌水污染。

传统的煤矿酸性废水处理多依赖于建设污水处理厂,采用化学中和沉淀法,辅以重金属捕集剂,但这种方法仅能治标,且运维成本高昂,给地方财政带来沉重负担。矿涌水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加之高昂的建设与运维成本,使得治理工作困难重重。

“当时,建设一个利民煤矿规模的污水处理厂需要4000多万元,年运维费用超过1000万元,全市煤矿废水治理每年运行资金接近1亿元,成本过高。”娄底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认识到,末端治理独木难支,必须迎难而上,探索科学、经济、高效的治理方法,从源头上减少矿井涌水量。

2021年6月,娄底市生态环境局发起“英雄帖”,与技术团队和专家合作,探索低成本、可持续的综合治理模式。同年11月,娄底市成功入选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成为湖南省唯一、全国21个试验区之一,矿涌水治理迎来新机遇。

娄底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指挥部组建了国家级专家团队,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文件,指导矿井涌水污染预防和综合治理。2022年,新化县石冲口镇宏达煤矿地下涌水综合治理工程试点项目完工,实现了涌水量和污染物削减80%,复涌泉水三处,经过生态湿地处理,水质稳定达标。

在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优化、应急响应等综合治理措施下,娄底市降低了污染物排放,减少了矿涌水产生,控制了污染物扩散,优化了处理过程,并为突发事件做好准备,形成了“娄底实践”。

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的多个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矿涌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娄底市三年的探索,创造了治理“新路径”,实现了污染防治“新突破”,积累了“娄底经验”,为全国煤矿涌水治理提供了借鉴。

上一条:“长青藤”系列活动融入“湘易办”,打造数字化志愿服务新体验下一条:罗卫华强调构建招商引资新格局,助力常宁高质量发展
湘ICP备20000269号-1 地址:祁东县洪桥镇沿江东路111号  传真 版权所有 不得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