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钢铁超过千万吨。近年来,涟钢不断调整产品结构,致力于将钢铁主导产品推向高附加值领域,硅钢成为企业重点突破的方向。
在专注于硅钢生产的涟钢1580热轧线,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1580热轧线是涟钢以高端钢铁材料为目标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项目,也是娄底建设“材料谷”的重要支柱。曾经不生产硅钢的涟钢,如今已成长为国内重要的无取向硅钢原料生产基地,年销量突破百万吨。
硅钢产业的“从零到一”,映射了娄底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享有“十里钢城”美誉的娄底,拥有庞大的钢铁产能。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调整升级,传统钢铁制造业产能缩减,特殊用途钢铁产业加速发展。娄底积极求新求变,推动钢铁产业的更新换代。
娄底市发改委主任曾晚生介绍,自2022年起,娄底成立了高规格的“材料谷”建设指挥部,将硅钢定为“材料谷”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制定了《娄底硅钢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将硅钢产业打造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2023年,娄底硅钢年产量达到130万吨,全国排名第四。
在涟水河畔,以涟钢为核心的钢铁巨无霸周围,工厂林立,一条紧密的产业链正在这里有序构建:涟钢生产的钢卷基板,被运往几公里外的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制成高端汽车用钢,再由邻近的华安钢宝利公司加工成汽车轻量化部件。
曾经需要大力运输钢材出娄底的涟钢,如今与华菱安赛乐米塔尔等企业建立了点对点的铁路连接,实现了原材料的就地消化和产业链的紧密融合;曾经的初级用钢生产地娄底,如今将汽车板送入比亚迪、理想等汽车厂商,将工程机械用钢供应给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机械行业巨头。
随着一块“钢”的奇妙旅程,钢铁产业在娄底正在经历重塑:娄底努力打造钢铁新材产业集群,推动1200万吨粗钢向450万吨硅钢基板、300万吨硅钢、195万吨汽车用钢、110万吨高强钢产能的转变。
走进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生产线上的钢板经过一系列工序,最终变成汽车板。该公司作为湖南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为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提供了90%的零部件用钢。凭借产品优势,公司营收连续高速增长,2023年实现营收96.79亿元,今年上半年营收已达62亿元,同比增长14.8%。
曾晚生表示,娄底钢铁产业从按吨销售到按卷、按片销售,附加值大幅提升,为当地钢铁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数据显示,2023年娄底钢铁产业链产值增长9%,出口钢材48.71万吨,同比增长88.8%。
“材料谷”正成为娄底吸引产业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截至目前,娄底“材料谷”聚集规模以上企业累计497家,同比新增31家;今年前5个月,实现营收741.56亿元,占全部规上企业营收的83.2%。
为吸引更多钢铁上下游企业投资,娄底制定了“招商地图”,针对电机、变压器、家电产业,筛选出20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进行精准招商。截至目前,“材料谷”共引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65个,总投资394.5亿元,其中“三电”产业引进项目58个,总投资170.75亿元。
娄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材料谷”的吸引力。湖南宏旺自2021年9月落户娄星区以来,不到3年内完成了三期建设,带动硅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入驻,已聚集电机、变压器、小家电等链上企业16家。
娄底经开区产业发展局局长吴炎冰表示,为加速硅钢产业集聚效应,该区利用标准厂房建设电机产业园,并制定了优惠政策,在租金补贴、设备采购补贴、抱团招商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
曾晚生展望,娄底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原则,抢抓机遇,前瞻布局,务实推进,紧扣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定位,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中部地区“材料谷”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根据规划,到2026年,娄底力争实现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硅钢产业链规模达2000亿元,建成“1112”现代产业集群,形成以“材料谷”为统揽,市域内各区域各具特色、相互协同、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将娄底打造成为中部地区
上一条:生态优先,文旅融合,娄底市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 下一条:赋能产业工人,铸就新时代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