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嗜食,却不像南方人那样精细和讲究,菜肴味道重而色泽偏暗,因此能摆上宴席的菜品寥寥无几。但对于寻常百姓而言,那些家常菜肴始终是我们的心头好。
非节非庆之日,北方人的餐桌简单朴素。由于家乡地处苦寒之地,冬季漫长,草木不生,新鲜绿蔬成为奢侈。我们的餐桌上,多是秋季储藏的地窖蔬菜:土豆、萝卜、白菜、胡萝卜、大头菜、南瓜,以及腌酸菜和夏季晒干的豆角干、西葫芦干、茄子干等。冬日里,炖菜成为餐桌上的主角,一盆热气腾腾的炖菜,能驱散三分寒意。将玉米饼或高粱米饭浸泡在炖菜中,滋味愈发醇厚。而夏季,炖菜则被蘸酱菜和炒菜取代,园中的新鲜蔬菜,如菠菜、黄瓜、青葱、生菜等,适宜蘸酱生食;芹菜、辣椒等则可炒制,此时主食以粥为主,如云豆粥、高粱米粥、小米绿豆粥等。
节日期间,家常便饭便显得不够隆重,节日自有其特定的美食。春回大地之时,立春日家家户户必烙春饼,薄如纸片,轻火慢烙,饼上印着金黄的烙印。春饼卷上细切的土豆丝,春天的暖意便在口中回暖。此外,立春还有“啃春”的习俗,选萝卜如选妃,啃过之后,满口清香,仿佛春天的气息。
清明时节,人们携篮子上山祭祖,篮中的红鸡蛋祭后分食,寓意吉祥。端午将至,家中粽叶飘香,糯米包裹着红枣豆沙或腌肉,粽子蒸熟后浸泡凉水,可保存数日。中秋月圆,月饼是必不可少的美食,虽甜腻却承载着团圆的寓意。腊八节煮腊八粥,丰富的米豆经过慢火熬制,香甜可口,足以抵御严寒。
最盛大的节日当属春节,腊月开始,女人们便忙于蒸制年干粮,男人们则忙于宰猪,庆祝活动在除夕夜达到高潮。年夜饭上,除了饺子,还有各式荤菜,盘盘碗碗,丰盛异常。饺子里藏着的硬币,硌牙的同时,也预示着成长的岁月。
上一条:糯稻情深:记忆中的家乡糯稻种植与生活 | 下一条:野草的春天:一段生命力的颂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