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图书馆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省内资讯
榔木村: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共筑美好家园

在吉首市马颈坳镇榔木村,基层治理的活力正被村民的积极参与所点燃。近期,该村在党组织的引导下,村民们自发投身于修路修渠的劳动中,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作为”的转变。

“这条路是我们一锹一铲修起来的,它不仅实现了我们的梦想,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11月3日,榔木村竹科组的村民孙文宣望着刚修建完毕的水泥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曾经的竹科组通户道路破败不堪。

尽管榔木村的通组公路已经硬化,但竹科组的一条百米长的通户路却因坡度大、坑洼多而存在安全隐患,这条路上有60余户300多名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运输依赖于此。虽然上一任驻村工作队曾关注此事,但最终未能解决。

今年,为了改善路况,吉首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的驻村工作队再次将此事提上日程。孙叨猛、孙文宣等村民提出了修路愿望,工作队决定提供材料,村民们则自愿出工。

在孙叨猛、老党员梁中发、戴贵清的动员下,虽然起初村民意见不一,但他们坚持不懈地做工作,最终让村民认识到修路是大家的事。10月底,竹科组的产业路竣工,剩余材料被赠予竹科组,孙叨猛等人迅速组织起施工。

党员和村民齐心协力修路。

“修自己的路,我们义不容辞,尤其是我们党员,更要带头。”74岁的老党员梁中发率先行动,与村民们一起挥锄舞铲,硬化路面。76岁的孙文宣也积极参与,成为了最年长的“义务工”。

修路工程不仅改善了交通,更凝聚了人心。近30名村民自发参与,包括党员、群众、退役军人和妇女,甚至几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也全力以赴。

经过几天的努力,道路终于完工。“这条路通往茶园,以后雨天不再滑,冬天施肥也方便多了。”村民雷明建兴奋地说。

在田坪组,党员张自虎发现水坝无法蓄水,影响了村民的生活,他主动提出利用施工材料,带领村民义务修缮。

村民们不仅出工,还贡献了施工材料。

“我家有抽水机,我去拿……”

“我家有模板,我去拿……”

“我家还有两根钢筋……”

在张自虎的带领下,村民们从早忙到晚,加固了沟渠,确保了水源通畅。

村民在水坝上洗衣的场景重现。

驻村工作队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不仅完成了五条产业路的建设,还改造了休闲凉亭、荷花池观光路,清淤了河道,极大地便利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他们的努力赢得了村民的赞誉,村民们希望他们能多留几年。

“村子的变化大家都能看到,更重要的是,村民的心态从‘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大家都愿意为村子出力。”张洁感慨地说,她希望工作队离开时,带走的是村民的满意和口碑。

上一条:李志勇出席湖南省油茶技术培训,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条:探秘湘西·相约永顺
湘ICP备20000269号-1 地址:祁东县洪桥镇沿江东路111号  传真 版权所有 不得翻版